廖润昌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虎门诗词学会会长。诗词等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中国诗歌网》、《当代诗词》等,并获诗刊社等单位主办的太空诗会二等奖;第五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三等奖;2023浙江诗词大会创作大赛一等奖等。
入选好诗
浣溪沙·水乡黄昏
水岸风来浪拨琴。沙鸥自在点波心。咿呀柔橹疍家音。
远近芦花千叠雪,高低云影一河金。滩边细把蟹儿寻。
——时间: 2024年1月5日
点评节选:这首词叙写沿海地区水乡风情,历历如绘,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上片围绕声音来写,水乡氛围呼之欲出。风吹浪花,如同浪在拨动琴弦,悦耳动听。沙鸥翔集,自由自在,点点在波心飞来飞去。既有画面感,更有听觉感受,沙鸥翅膀震动的声音,鸣叫的声音,在水面上盘旋不去。水乡天籁之中,岂能缺少人声?末句“咿呀柔橹”是渔民划桨的声音,还有那极具地域特点的“疍家音”加入其中,形成了天籁和人声的多重合奏。
?特邀点评:江合友
名家点评:
【廖国华点评】:
这是宗亲廖润昌自选的作品十首。按体例为五绝一首,七绝三首,五律两首,七律两首,词两阕。按题材山水田园类比重大,六首;感怀类两首,历览类两首。通读数遍,总的印象是山水田园类用功颇多,蓄力较足。在这个极其广阔的生活领域,顾盼之间,皆为素材。下笔则凭作大自然魅力,舒发自己的怀抱。作品有亲历其境,直抒怀抱的,如“豆棚只合听丝雨,未料春潮绿上天。”有图画风光,涵养自家灵性的,如梅园“东风幻化万千身。”《一片烟光添暖色。》有深入农家,记录具象活动的,如写水上人家“不知新月何时上,醉卧溪边宿荻花。”也有写田园景物,有赞有叹的,如《露》《春日午后》诸篇。这些诗皆继承古山水田园诗词的优良传统,读来真切,亲切,格外感人。两首感怀七律,亦颇耐读。语感浏亮,章法井然是其特点,而其中感慨皆自心中流出,故特有风人之旨。两五律历览怀古,实为一题之组诗,中两联句法变化灵动,腾挪自如。两篇都是从说事论史的角度展开,以兴叹眼前景物收束,无论是遣词,构句,创意都有其独到的笔触。由于所选数量的限制,尚不足于了解其作品风格的全貌,但亦从各体中窥见一斑,即,主旨鲜明突出,结构圆润自然,语言朴实准确,造境平中见奇,假以时日,高妙精纯可期。
【陈东彩简评】:
廖润昌的诗词作品,之前读过一些,也有不少陆续选入了《当代诗词》刊发。我认为他的作品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立意新颖。立意是诗词的灵魂,“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意新,诗词才能立得住。廖润昌的作品大都取自寻常风物,或日常活动,但总能从平凡中抓取独特的新意,让诗词活起来。如《天台豆棚》、《过油菜花地》、《春日午后》等,随意拾取,却天然成趣,清新可喜。
二是情感真挚。“有情则诗生,无情则诗死”,惟有情真才能动人,廖润昌的诗词感情充沛,真挚动人,如《岁末感怀》、《冬至抒怀》、《暮登南山顶炮台》等篇,不管是对人情世态的感喟,还是对家国情怀的观照,皆能够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写得真切动人,让人感同身受。
三是锻字琢句。古典诗词要写得典雅而生动,字斟句酌是非常必要的。古人写诗用字反复“推”而“敲”之,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等,都是反复推敲修改的结果。廖润昌的“未料春潮绿上天”的“绿”字,“春堕鸟声中”的“堕”字等等,皆生动鲜活,与前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新频点评】:
润昌兄诗作或借景切题,或扣题造景,或直抒胸臆,或婉转陈述,不一而足。足可将读者带入其所创设之美妙意境之中,从而产生联想,感受文字之美。他的作品立意高远,章法得当,遣词精准,意脉流畅。读其作品,恍饮甘醴,如沐春风,似听雅乐,妙不可言。读者诸君自可入宝山寻玉也。
【易林人点评】:
读廖老师的诗词,能感觉到一种天然的禀赋。遣词造句似不费力,但表意圆润,余味悠长,能体会到功夫在诗外。写景抒情从不单调,情至景现,景出情生,自然而然,且灵性十足。比喻“吹香沾袖满,春堕鸟声中。”
短短十个字,空间感,动感,画面感齐出,且蕴藉含蓄语止意不穷。
其诗不仅常常意能出新,且用语也考究,练句,练字,深得诗家三昧!
【章育林点评】:
廖师即景诸作清新奇瑰,语无泛设,笔有余妍。登眺感怀诸作深沉厚重,鉴今寄望,自出五中。咏物类尤见角度、巧思、深致。
内结构上由感知感悟到感应,意脉清晰,气脉深婉,调动各种手法,曲陈美感。
读廖诗如观工笔构画,步步炼意,故宜三复以上,惟其赖读,故宜慢读,与其思路同步共振之后,可娱其美境,品其美感,叹其哲思,琢其手法,从而涤滤心灵,升华自己。
诗词欣赏:
春日午后
晴日柳描画,桃开一院风。
吹香沾袖满,春堕鸟声中。
天台豆棚
养眼青葱高下悬,扑来粉紫蝶低翩。
豆棚只合听丝雨,未料春潮绿上天。
露
晨行细草滴清圆,渐白林间欲曙天。
一刹晶莹留世上,人心那许此澄鲜。
过油菜花地
软风恰恰菜花肥,蛺蝶成群故故飞。
一片烟光添暖色,香云犹可作春衣。
暮登南山顶炮台之一
又践山中径,松涛起大荒。
扶碑仍北望,归雁复南翔。
木落掩余血,云翻涴夕阳。
秋思殊未尽,双鬓得清霜。
暮登南山顶炮台之二
石径生秋草,时看白鸟过。
但凭世更改,那识炮销磨。
剑气馀残日,浮生叹逝波。
何当抱琴瑟,登顶一高歌。
岁暮感怀
惆怅登楼夕未迟,白鸥斜掠竟何之。
非干名利由它去,冷看纷争笑尔痴。
世态薄凉皆可畏,人情翻覆概能知。
岁寒渐觉萧疏甚,欲醒梅花第一枝。
冬至偶成
占取梅花一段香,湖边坐享慢时光。
偏逢盛世能容梦,静觉生涯渐退场。
人慎独中谁寂寞,心疏淡处岂彷徨。
思来共与清吟好,意气无须效阮狂。
浣溪沙·深圳梅园
过眼浮华唯梦痕。冰肌疏影乍消魂。从教思忆那时人。
惹恨无端初霁雨,牵情只为一山云。东风幻化万千身。
鹧鸪天·水上人家
一橹随流织绮霞。鸭眠烟暖疍人家。低翩野鹭点明鉴,清唱渔歌落细沙。
蒸膏蟹,剥鲜虾。葡萄架下夕阳斜。不知新月何时上,醉卧溪边宿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