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全面节约战略,
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
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
近期开展全国第35个节能宣传周活动。
6月23日至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6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
“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宣传海报


全国节能宣传周是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的。从1991年开始,全国节能宣传周每年举办。鉴于全国性的缺电状况,200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由原来的11月改为6月举行,目的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唤起人们的节能意识。
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退耕还林工作汇报,讨论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全国低碳日”,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通过国资委网站、“国资小新”等宣传媒体观看中央企业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突出成效展示,并积极配合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节能低碳宣传工作。
参与并开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宣传,通过实地体验、现场讲解、科普报道等方式普及有关知识、宣传典型案例。
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低碳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制定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
结合业务现状和未来规划,制定实施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作为开展双碳行动的重要抓手,科学系统推进双碳工作落地执行。
全面开展碳盘查工作
开展覆盖集团全部业务的碳盘查,涉及 34家二级子企业(不含海外业务)近1.5万个排放场所,近9000个总承包类的施工项目。
制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根据碳盘查结果,针对性制定集团《加快推动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开展双碳工作。
促进子企业交流合作
搭建高效的内部合作洽谈平台,打破沟通壁垒,促进信息与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创新。通过激发合作意向,加快产品在实际项目中的落地应用,推动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深入探索。致力于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建范式与标杆项目。
推动双碳标杆项目场景开放
集中推出一批低碳/零碳示范项目,开放应用场景;用场景拉动各子企业签约合作,推动集团“双碳”技术及产品在实际项目的应用;在实践中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迭代,构建集团内部合作生态。
构建产业发展联盟
加强内部技术合作与产业协同,加大产业链培育力度,成立中建“光储直柔”联盟,形成业务组团,构建规模化的“能源聚合商”雏形。依托“光储直柔”联盟,促进集团内资源倾斜与协作优先,推动产品落地应用,加速市场积累,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动联盟快速发展。
构建中建“碳智库”联盟
推动成立中建“碳智库”联盟,依托“分布式智慧”优势,“智慧联网”统筹协同,智力先导,策划规划引领,向政府及业主提供智囊支持,协助集团从接项目到“造项目”。
活动倡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中国建筑坚决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双碳”战略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成为绿色低碳的实践者、推动者、先行者!
绿色办公
打印机开启 “双面打印” 模式,单张纸利用率翻倍,每年可减少约 10kg纸张浪费;
屏幕亮度调至 60%,待机时间设为 10 分钟,下班前关机而非待机,每台电脑每年可省约 200 度电;
优先选购 “节能认证” 设备(如一级能效打印机),LED 灯比传统灯具省电 80%。
绿色生产
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减少扬尘与噪声污染。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缩短 30%,建筑垃圾减少 80%,施工能耗降低 20%;
电力、氢燃料等绿色工程机械替代传统柴油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光伏发电、工业余热回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实现零碳生产过程。
绿色出行
5 公里内选乘公交 / 地铁,人均碳排放仅为自驾的 1/10;
长途出行拼车,4 人同乘人均碳排放量直降 75%;
线上会议替代线下聚集,一场 10 人线下会议的交通碳足迹≈20 棵树的吸碳量。
绿色生活
电子书代替纸质书,一本电子书的碳足迹仅为纸质书的 1/20;
每周 2 天 “素食日”,生产 1kg 牛肉的碳足迹≈100kg 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