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企业上市,(https://xueqiu.com/1520208526/345888747)
环球新材花了 55.86亿港币(约6.65亿欧元) 成功买下了 德国集团() 的 “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这笔交易已经在 2025年7月31日正式完成。
关键信息拆解:
买的是什么?
集团的一个部门,专门做 颜料(特别是珠光颜料)、化妆品活性成分、工业材料、化妆品填充剂 这些东西。
业务遍布 全球18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欧洲主要国家、日韩、东南亚、拉美等。有工厂(德国、日本、美国)和销售网络。
怎么买的?
钱怎么来? 40%用公司自己的钱,60%找银行贷款。
流程:需要过各国反垄断审批(已经搞定)、开股东大会批准(7月21日已开并通过)、完成一些业务重组手续(德国、美国等)。
为什么买?(对公司有啥好处?)
快速全球化: 直接获得遍布全球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尤其在 汽车和化妆品 两大高增长领域。
技术升级:拿到的技术(特别是珠光颜料),可以结合自家成本优势(比如用合成云母)。
产品更全: 增加了化妆品原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计划成立专门的化妆品事业部,提供“一站式”服务。
供应链更强:多了德国、日本、美国的工厂,成为区域中心。
降低成本:整合后预计能省成本(协同效应),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提升品牌和研发:借助的国际品牌,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和环保标准。
对公司财务有啥影响?
短期会亏: 刚买下来这年账面上会亏钱,主要因为:
买的工厂设备要按“买价”重新算折旧(比原来贵了,折旧费就高)。
支付了收购相关的各种费用。
被买的业务(目标公司)本身去年就有点小亏(780万欧元)。
负债大增:因为借了钱收购,公司总负债几乎翻倍(涨了184%)。
资产也大增:总资产增加了近7成。
净资产略降: 整体算下来公司自己的“家底”(净资产)稍微缩水了一点点(-2.7%)。
长期看好:公司管理层认为,等整合好了,靠规模效应、成本节省和新增的生意,未来能赚更多钱(协同效应带来收入增长)。
风险在哪?
整合风险: 把两个公司/业务揉在一起,管理、文化、系统能不能合得来是个挑战。
借的钱多: 负债率一下子高了很多,利息负担加重。不过公司说手头现金够未来一年用的。
德国小麻烦:德国监管要求剔除了一点不值钱的库存和供应合同(年收入不到150万欧元),公司认为影响很小。
股东同意了吗?
同意了! 7月21日开了股东大会,大老板苏龙田(持股超50%)带头投赞成票,顺利通过。
最直白的理解:
环球新材这家中国公司,花大价钱(一半多靠贷款)买下了德国化工巨头的一块全球性业务(做颜料和化妆品原料的)。短期看,借钱买导致负债高,加上买来的设备贵、要花钱整合,账面上会亏点钱。但公司赌的是长期: 靠这个收购,能立刻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尤其是汽车漆和化妆品厂),拿到先进技术,产品线更丰富,还能利用中国成本优势把这块业务做得更赚钱。相当于花钱买了个“全球通行证”和“技术升级包”,目标是将来赚更多。
公告最后就是正式宣告:这买卖在7月31日已经彻底搞定了!
基于环球新材收购表面解决方案业务的公告,以下是可实操的关键步骤及落地要点,适用于企业管理者或执行团队推进整合工作:
一、业务整合步骤
业务重组(立即启动)
目标:将收购的全球业务整合至16家目标公司。
动作:
成立专项重组小组,按国别梳理18国业务资产(人员、客户合同、知识产权)。
重点完成德、美等5国监管要求的剥离(如德国需处置
时限:按协议在成交前完成(参考:德国重组已通过监管审批)。
供应链协同(3-6个月)
目标:降低原材料成本,替代天然云母。
动作:
评估现有供应链,替换为环球新材的合成云母(成本优势)。
整合采购渠道,集中议价(如化妆品活性成分、工业材料)。
量化指标:对比整合前后单位成本下降率。
制造体系整合(6-12个月)
目标:利用工厂提升区域产能。
动作:
将德国(格恩斯海姆)、日本(小名滨)、美国(萨凡纳)工厂定位为区域中心。
迁移环球新材的高性价比生产技术至工厂(如自动化工艺)。
风险控制:保留原团队维持过渡期生产(依赖《供应协议》)。
成立化妆品事业部(1-3个月)
目标: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动作:
合并双方产品线(的活性成分+环球新材的珠光颜料/填充剂)。
组建跨公司团队,开发针对头部化妆品客户的定制方案。
二、财务管控要点
融资与现金流管理
动作:
确保60%银行融资到位(公告提贷款已完成)。
12个月流动性保障:严格监控营运资金,优先偿付高息债务。
工具:建立滚动现金流预测模型(覆盖整合期支出)。
降本增效路径
动作:
设备折旧优化:重新评估工厂设备残值,延长折旧年限(需合规)。
费用削减:重叠部门(如行政、采购)合并,目标节省率≥15%。
协同效应追踪
量化指标:
三、风险应对清单
四、执行跟踪机制
治理架构:
董事会下设整合委员会(主席:苏尔田,成员:CFO+业务原负责人)。
里程碑节奏:
报告制度:
每月向董事会提交《整合进度报告》,需含:财务偏差分析、客户留存率、员工流失率。
落地要点:抓住前12个月整合黄金期,优先保障现金流、核心团队稳定及大客户留存,同步快速释放成本协同(如供应链替代)。长期价值锚定"技术+全球渠道"的结合,将默克高端材料研发能力与环球新材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