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86 02120256888
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每周试玉(365)|嘉宾【廖国华 卢象贤 刘能英 李伟亮】
发布时间:2025-09-12 00:09浏览次数: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70):2023年第48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昆明西山乘索道

梁孝平(山东)

感觉离尘境,空中只雾烟。

误疑云是地,直以水为天。

缥缈俱无象,氤氲渐入玄。

神仙何用访,自顾已如仙。

廖国华:上月到太行山青龙峡旅游,乘索道缆车,直觉陡峭有六七十度,后拟为句记之,时久未成。今读此律,自谓可代我一抒怀抱矣。中两联情景相兼,气象宏阔,颇有张力。结联稍弱,以仙人作衬意浅。

向闲:正所谓渐入佳境,尾联尤着力。

戏 作

宋善岭(江苏)

何须菜谱学东坡,自把海鲜蒸一锅。

腥去还凭姜邂逅,味高全仗醋调和。

挑双螃蟹给孙子,斟满酒杯酬老婆。

唯我只将苞米啃,晚餐宜少不宜多。

廖国华:读此律,确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家长里短也动人。最喜结联,可能是同辈人极易共鸣罢。

向闲:尽用时语,然颇妥洽,亦复不恶。

自行车戏题

丁永海(甘肃)

曾经老哥我,算是有车人。

日月苍天驾,无非也两轮。

向闲:构思好,惜非诗语出之,颇觉浪费。

刘能英:四轮当道的今天,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想想苍天也只有日月两轮,这点惆怅之情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此两轮寓彼两轮,形象、鲜见。

贵州茅台(新韵)

陈镇(河南)

美酒三千价,声名天下闻。

谁知常饮者,不是付钱人。

刘能英:作者倘是新手,其优点是立意直逼“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倘是老手,其缺点是构思高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李江湖:从古人“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化出,直指当下弊端。

谒贾岛墓

丁海军(北京)

诗影推敲瘦,生涯孤梦哀。

青山只埋骨,天地不埋才!

廖国华:咏古人必定要是“这一个”,而不是此外任何人,诗才成立。小诗前半取“推敲”二字扣稳所咏则较好的实现这要求。后半发议,有形之骨与无形之才对比而举,确能新人耳目。

冬 树

任福(黑龙江)

有雪有风日,无花无叶身。

纵然寒到骨,骨里也藏春。

廖国华:用对仗起承,并列表述题意,前句写所处环境,后句写所咏物外相,此法古人五绝中惯用。转结颇佳,尤喜“骨里也藏春”句,精彩逼人。

温江江安河绿地公园款步

安全东(四川)

水罨楼台草映空,霜枫初炫一枝红。

江安河畔花争发,不著春风化育功。

廖国华:记行之作,小杜《山行》之流亚。明写行路所见,实写赞美深秋红枫,“不著春风化育功”实则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另一板本,手段之高明所在,用东遨兄的意思说,是为盗意的最高境界。

思澜高速逐霞而行

陈海洋(云南)

落日明霞似火烧,欲从华彩认天骄。

平生也做追光旅,只是红云去更遥。

廖国华:自驾远行,游玩或办事,此绝为一时所见随感。前半写所见,对着飞驰的明霞驰骋,欲从这斑斓的华彩去认识天之骄子;后半所感,追啊追啊,可是越追就越远了。这里,片时的通感透露出一种哲理意蕴,即并不是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的。

大石板梯田远眺

蒋昌典(湖南)

谁将大地当厨庖,先人种火与耕刀。

试看雾绕如蒸气,蒸出千层绿色糕。

廖国华:此绝题材记得似乎是重庆太安凤凰花果山赛事的主题,不知其胜负如何,反正俺看来是不错。不错在通篇运用比法,但又实在切入“民以食为天”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起句问问句借喻设置,承句答问。转结比中又比,取形象(雾绕)佐证绿色糕就是这个先人刀耕火种的“庖厨”。其逻辑自圆得毫无疏漏,值得称道。

至梅桥镇高新村谒湘军将领易德麟墓,易死于战马化龙之甘肃吴忠堡一役,墓曾被盗,引路之村妇询余马化龙之结局,不胜唏嘘,题二律(其一)

杨新跃(湖南)

白云红树吊西风,尺冢来寻宿草中。

四面竹声秋自远,百年兵气迹成空。

山灵应识北来雁,村妇能知马化龙。

烛烬纸灰时正午,回头日照墓门红。

廖国华:咏怀吊古题材是为老夜的拿手好戏,其特点是既有充足的史实,又有盈篇的风云气,更有满满的遗风古韵。此律首联擒题,点明来拜。二三联通过时空错位与通感的手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古今交集,使得句子极具灵性和感染力。尾联以事作结,“回头日照墓门红”念人感慨不已。此律为老夜得名于“拜鬼”诗又一例证。

鹧鸪天·持老年卡坐公交之八

卢冷夫(北京)

有座何妨晚上车,车中假寐意从斜。相思窗外春何处,顿觉醒来梦一涯。

闻笑语,莫喧哗,吾心安处即为家。余人休叹冬无雪,我在前方等雪花。

廖国华:平白如话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人事,自然贴切的意象构成这首小词,使人生出一路同行,如是我闻的感觉。此词如啖甘蔗,愈后愈佳。结拍一联,“余人休叹冬无雪,我在前方等雪花。”直摩龚定庵“觅我童心二六年”之境界。

逛 街

何海涛(锦州)

天风欺叶落,妻欲买绒裳。

数到长街底,八家卖药房。

向闲:商家逐利,卖药不卖衣,个中自有消息。写得蕴藉。

雁荡山大龙湫

池健(浙江)

炫目飞流自九苍,分明丝路洁还长。

前头纵有千般险,不碍穿山越大洋。

向闲:以丝路喻瀑布,未经人道,且有现实意义。

某城某事

方益洪(浙江)

推土机声急冒烟,老墙拆字带红圈。

杖翁一指园中橘,受命于斯誓不迁。

向闲:用屈子《橘颂》典而无痕,有正气在。

亥月寄怀

曹新频(广东)

南粤如春正暖阳,往来满眼是秋装。

迎风庭柏三分瘦,带露篱花一月香。

星拱云开还落寞,叶随尘起尽飞扬。

谁言城比山村好,说到童年思故乡。

向闲:中二联写秋细而工。尾联似觉欠锤炼。

浣溪沙·浩门河畔雾凇

卢贤德(青海)

一自平林着浅霜,几多花叶萎山冈。入冬谁敢试罗裳?

薄雾难封珪月影,寒风淡染玉人妆。仙葩遥看近无香。

向闲:景中有人,人中有景,歇拍尤惝恍有致。

有姐(新韵)

程永正(福建)

此生何所幸,有姐慈如母。

尽孝送双亲,怜孤扶幼犊。

典她身上衣,助我书中路。

长忆尔仙归,琼花含泪舞。

刘能英:前三联零度叙事,但浓浓的姐弟情却在暗中发酵,到第四联,借琼花含泪,喷涌而出。情绪有收有放,控制得当。第三联的流水对也非常好,个觉“助我书中路”之“助”字,不如“铺”字更客观,也更搭配上句之“衣”。尾联的“尔”字,针对仙逝的如母之姐,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咏枫(新韵)

王玉英(河北)

一任严霜虐,翻成二月花。

玲珑形有致,灿烂色无瑕。

点火只烧眼,流丹不染颊。

纵遭风剪落,树下护新芽。

刘能英:首联化典扣题,确定为“枫”无疑也,得咏物之法。然二四联有点泛,适合四季所有之叶。第三联适合所有红叶。

南乡子·快手看戏感吟

马星慧(南京)

故里唱秦腔,正好戏台对着窗。小妹手机开直播,咚锵!惹我归心脱了缰。

无法去品尝,摊点儿时那种香。每见亲人来复往,安康!谁晓临屏祝意长。

刘能英:题材选自当下,生活气息浓,可读性强。结构由事入情,过片处“咚锵!惹我归心脱了缰”,“咚锵”承上,“惹我归心脱了缰”启下,妥帖、无痕。

白雪·欲折梅枝

王霞芝(河南)

回回见面,君总是、低头妩媚相迎。娇怯半含,幽香远送,无边爱恋偷萌。想曾经,落吾袖、意重身轻。料应是,世间天上,与我两心同。

梅蕊敛色倦听,无声大笑,对云庭。复又冷颜身颤,张口怒冲冲:休放浪!我夫林氏,更有鹤儿生。转头逃我,才知错付多情。

刘能英:翻出梅妻鹤子新故事,有趣。

清平乐·雪中见老妪拾荒

杨春光(黑龙江)

雪随风舞,遮掩宅前路。头白身弓鸭行步,扒得弃瓶些许。

伫立凝视多时,转去思归一处:鸦老难飞谁哺?背影让人无语。

刘能英:上片一二句铺垫极寒天气,三四句安排底层人物出场,非常成功。词读到这里,相信每一个读者都已经从作者“头白身弓鸭行步,扒得弃瓶些许”的客观描述中,对这位老妪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作者下片的发感就显得有点多余和直白。

过圆明园

张明义(重庆)

园中日月光,往事隐沧桑。

唯有石灰缝,草青悲痛长。

李江湖:韦树定《初夏过圆明园》诗“谁知石缝劫灰沃,芳草年年忍痛生”,此首三四句似借鉴韦诗,而手段不足。

悬空寺下

高海生(山西)

层楼飘渺起秋风,怯上危涯兴亦穷。

老大爱行平实地,身心不肯再悬空。

李江湖:身心不肯悬空并不出奇,偏“老大爱行平实地”宕开一笔,顿时有过来人之感,使结句生色。绝句一体,虽求流畅自然,但方家每每善于辗转腾挪之法。

垃圾袋

刘道平(四川)

朝入千家暮出城,任由使唤任由扔。

世间龌龊都曾识,肠断荒芜泣底层。

李江湖:选材立意颇见匠心,一句见其忙碌,三句见其卑微,三句见其沉重。唯四句“泣”字似嫌略多余,气息顿了一下,不若肠断到底。

友人寄赠折扇,赋谢

孙临清(辽宁)

折存竹骨任秋捐,展玩丹青翰墨兼。

遥赠仁风时正暑,先生知我不趋炎。

李江湖:三句应酬得体,已然出色。四句翻出,读来精神一振,颇见性情、襟怀。好诗。

遇 故

王十二(安徽)

别来音信少人传,不见人间十一年。

我已成家卿也嫁,相逢莫道旧时缘。

李江湖:张藉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苏曼殊有“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此首词义有借鉴,结尾已较前人多豁达之意。

携妻复诊

王建强(河北)

白云仰看自悠悠,已怯生涯近此楼。

院里几残红藕叶,年年花发也生愁。

李江湖:以乐景写哀情,不着一字,道尽中年况味。“怯”字可见往来次数多,遥遥呼应题目中的“复”字。

书斋自题

王梦阳(河北)

书山墨海久沉埋,堕入红尘事事乖。

已惯世人多白眼,垂青自有一庭槐。

李江湖:垂青一句真点睛妙笔,诗人安处之心、旷达之情俱在。

60周年庆返校与老同学重游学生宿舍楼门口电话亭留照有题

张志坚(上海)

院舍橙蓝院树青,门牌斑驳认曾经。

少年人物中年我,连线秋风电话亭。

李江湖:秋风下电话亭所连线者是此时中年与当时少年,两个“我”一霎在时空交错,颇似电影片段剪辑,用语流丽,造境新鲜,感慨深沉。

廖国华 生于1945年,湖北荆州人,《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斋名无妄,号村野之人,龙洲道人。自幼习诗,无门无派,以手写心,不拘成法,江湖上遂有“诗匪”之称。

卢象贤 江右诗社社员,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名誉会长,高级工程师。

刘能英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驻会签约作家,鲁院第22届高研班学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驻校作家,获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著有诗词选集《长安行》《大都行》、合集《行行重行行》。

李江湖 本名李伟亮,别署挹风斋主人。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0212025688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