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小杰,以及产业发展部、国际交流合作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部门负责人来学院座谈交流。会议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军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朱华、副院长张明明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教授专家参加座谈。

校地双方交流座谈
朱华在致辞中对宋小杰副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建院近70年来深耕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与贡献。她表示,学院将把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依托学校能源学科优势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平台,不断强化学院在能源经济与管理、能源金融等方面的特色,与上合示范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有组织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上合示范区建设、特别是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贡献力量。宋小杰围绕上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他强调,上合示范区承载着推动制度型开放创新的重要使命,正在高标准建设“四中心一学院”这一战略性工程,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特别是在国际经贸规则创新研究、跨境能源合作机制构建等关键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共同探索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学校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服务山东办公室副主任于冰,上合示范区产业发展一部副部长庄伟东,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全艳分别对分管业务进行了详细介绍。王军在主持时表示,学院将围绕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需求,整合资源、加强协同,研究解决事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融入青岛、服务山东、贡献国家。
在座谈交流环节,学院李永波、高新伟、黄昶生、刘宗明等教授围绕上合示范区和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张明明对学院与上合示范区合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双方围绕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政策研究、市场建设、产品推广、交易规则创新及跨国人才培养等合作事项开展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双方认为,上合示范区与学院的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具有较高的战略契合度。双方将加快构建常态化、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在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合力,以创新驱动破解行业发展瓶颈,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合作平台。
据悉,2018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上合示范区着力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中心、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四中心一学院”,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