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86 02120256888
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荐读
发布时间:2025-09-07 19:50浏览次数:

2023年7月24日,我驾车下罗田薄刀峰,车过平湖石狮坳后,我让初学驾驶的儿子开车练手。在进粉壁坳街口前,一农用车运砖块右转上山,同时前方左侧对向来车,他让车偏右避让。近前时,右首的农用车从坡上退回路侧,坐在副驾上的“黑二”了的我拉着手刹一动也不动地等“末日”到来……漫长的一瞬间后,我听到轻微的美妙的刮擦声。

我冲下车,夺过方向盘,一踩油门绝尘而去,让等待责骂的儿子和农用车主一头雾水——我捡回了一条命,如此而已。

后来,我回老家探望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神秘兮兮地说:“你有一个爷爷死在那里——‘非命’死的!”大约她认为此次遇险应与这位先人有关——他的魂魄可能未得到安顿。

但我的廖氏宗族内的“爷爷”太多了。这位爷爷是何方神圣呢?但我终于去问一位九十有余的“爷爷”。解放前他家是地主。他们兄弟三人,大名中嵌入“诗书易”三字。大哥名“诗阶”,官至少校营长,后未随国军溃退台湾,其夫妇在老家的运动中未得善终。二哥考取了黄冈师范,品学兼优,与一女同学情投意合。不料,1949年回乡,被委任副“保长”,17天后罗田就解放了。此后,路路不通,孤老终生。上世纪80年代,我亲见他代写对联,遒劲有力,龙蛇飞动。我站在旁边纳闷,不识泰山。我此后多年才知他的履历,他已物故多年,只能忆及他日日在村前水塘前路过的落满夕照的落寞的身影……这二位如亲长所愿,读好诗书却在旧社会明珠暗投。老三曰“易阶”,目不识丁,不知站队,因祸得福,逃过劫难。我向他问及我那位因“非命”而死的爷爷。他说:“你那位爷年轻时人高马大,走乡串户做篾货。在民国三十五年参加了地下党的县大队机枪连,是仙女岩人廖绍康的部下,常常袭击敌人。大部队来的时候,他们就作领队。后来,大部队去支援延安,桂系军阀和小保队就像篦虱子一样挨家挨户地搜捕他们。鳡鱼咀的地主八兄弟也日夜追捕他。最后,他只有到平湖去‘投诚’……”

我怕听错了,还问“投诚”是什么意思——我赧颜无语。

但我想起另外一个人。2013年岁末我到县光荣院拜访老战士廖绍龙,恰好解放前他就在这地主家做长工。当时他已衰老,耳聋,躺在小床上听说我是老家来人,十分激动。自豪地对别人说:“老家的人来看我了!”向我说起我的家人。我的曾祖母说他叫“夏母大”。还说我爷爷背过小时候的他。我的叔爹廖绍(肇)玉人高马大,绰号“洋马”。还因为肚子大,特别能吃粑,又叫“粑篓儿”。将一挺机枪抡得飞转。在当年的北丰鲶鱼坵大战中,靠在山顶一个厕所后撂倒了国民党广西军一个班。他受伤被抓后,敌人进行了严刑拷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他宁死不屈,不泄机密。反动派要“正法”他。消息传来,本家族长设法积极营救。1948年3月27日,他们翻山越岭去平湖,快到石狮坳时就听到了枪声……

我看到宗亲中的这位老战士这么孤独,又如此思念老家。就打算在合肥过完年后,回去接他去老家鳡鱼咀看一眼。从合肥回来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后来我回老家,向前地主“少爷”商量此事,他明显地表现出排斥——廖绍龙在后来的运动中揭发了地主家的“剥削”行为。后来他们相继辞世,我爷爷的“背影”又再次在尘烟里消散……

后来,我查阅《罗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相关资料,才梳理出老家河铺廖家坳(原名“福地桥”——罗田作协主席、党史研究专家刘心明认为此地是“罗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战时期的一面旗帜”)的大致的革命史“拼图”:

1926年8月18日,李梯云、肖方、林成一在滕家堡(今胜利)金凤楼成立了“中共罗田支部,”滕家堡及周边地区的革命工作迅速展开。最早在廖家坳一带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是黄(红)安县党组织派来的徐其虚和徐思庶。他俩到了廖家坳后,与廖树槐、廖昆(坤)山、漆成义等联系,以廖昆山家为据点,在附近一带秘密宣传革命道理,播下了革命火种。两个月后,他俩奉命返回黄安。10月上旬,何宝善、徐继达也到了廖家坳,在仙女岩、沔水畈、文家庙一带开展建立党组织和农协会的工作。后在仙女岩“城墙”内一座叫“迎辉寺”的庙内建立“中共罗田廖家坳支部”。廖树槐任支部书记,党员有丁子兵、廖吉夫等人。廖家坳的党组织和农协会与李梯云、肖方等领导的对敌斗争互相呼应。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屡遭破坏,又反复重建……

罗北地区革命火种不熄,有燎原之势。后来,夏斗寅的势力和红军及地下党组织在此展开拉锯战,清粼粼的新昌河常被鲜血染红……

我的叔爹廖绍玉就生于这样的环境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驻守罗田的是桂系第七军(张淦部)一七二师,师政治处主任菩剑魔和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兼安徽省主席廖磊,都赞成联共抗日。这时罗田党组织发展得很快,在国民党军政各方面力量很大。1938年春,中共鄂东特委指派廖鹏(河铺廖家坳老屋塆花屋人,生于1914年)、廖化(河铺廖家坳鳡鱼咀许家冲人,生于1911年。绰号“歪鼻子”,机警多谋)、廖惠安(廖家坳仙女岩人)等回罗田恢复、发展党组织。2月17日,“中共廖家坳支部”重新建立,支部书记廖惠安,党员有廖小泉、廖树槐等十余人。为便于分散活动,支部分为四个党小组,活动范围南至鳡鱼咀,北抵仙女岩,东西抵罗麻二河。2月19日,由廖家坳支部的一个党小组发展成为“中共文家畈支部”。支部书记文学武,组织委员余保山,支部活动范围北抵木樨河、南至沔水畈、东邻沉血坳、西至二里河。

不久,国民党第五战区在滕家堡周家塆的泗洲山创设了“鄂东大学”(实是政治训练班)。中共罗田工委也选派了廖化、廖鹏、文学武、周正祥、廖弼章等去学习……

1945年11月,罗田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身在黄冈的廖化奉命与廖鹏、丁少川、戴太才等人返回罗田,着手重建革命阵地。1946年8月,中共罗田县委在廖家坳龚家边正式成立,书记廖鹏。

1947年9月6日,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解放了罗田县城。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廖鹏、刘敏向纵队首长杜义德等汇报了当地的情况,接受了任务,商讨了成立人民政府的相关事宜。不日,6纵53团撤出罗田县城,进驻滕家堡。刚成立的爱国民主政府也转移至罗北。不久,罗田爱国民主政府迁到了李家楼。

10月15日又成立了“中共罗麻(罗田、麻城)县委”,安排军事部长张玉阶负责组建县武工队。很快组建了一支五十余人,拥有三挺机枪、四十支长枪、二十支手枪的队伍。不到半月,曾在黄冈手枪队战斗过的廖肇康回了罗田。于是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漆少川指派曹建廷(曹剑影,豫人,师范毕业,机敏,善宣传鼓动,传说是“双瞳”)、戴汝平、张发银等从武工队中分出二十人,成立了由廖肇康为队长的手枪队。与武工队一起在罗北、麻东一带开展活动。后来把除县党政主要的领导干部外,其他的县里的干部和各地(区)已铺开行政工作的干部及区干队合编为县大队。郑铎和廖化分别担任正副大队长,傅甲三、刘敏分别担任正副政委。10月,完成护送省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去蕲春的任务后的6纵16旅48团3营9连,奉命从漕河赴罗田协助剿匪,与廖肇康带领的武装合编为罗田“县大队”,对外称“指挥部”。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为解放全国的大军渡江打下基础。在李家楼住到第三天下午即与从县城来的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团激战。郑指挥长说:“敌人兵力超过我们十倍之多,不能往下冲,把敌人压下去了就不错,现在要边打边撤。”……其后不久,武学来率六纵警卫连一个排加入进来,合计340人。为了便于打游击,又将一个连分为两个连。一连连长李道昌、指导员魏田恩;二连连长廖肇康、指导员周贵云。游走在罗北各地与敌顽英勇斗争。

1948年初,刘邓大军由大别山作战略转移,仅余少量部队坚持战斗。国民党军队马上卷土重来,罗田县内,敌正规军增加到三个团:滕家堡驻一团,僧塔寺一带驻一团,县城驻一团。其48师和167旅伙同县“自卫队”、区乡“小保队”共二万多人,对我解放区进行反攻、扫荡,妄图将“土八路”共产党员斩尽杀绝、捣毁我新建的人民政权。如此一来,我县大队开展游击战争虽然非常艰难,但人人依然英勇无畏。

1948年元月初的一天晚上,县大队从九资河出发路过马岔河到东安河、汤河,遭遇自卫队。遂与之激战,大获全胜。元月上旬某夜,县大队从肖家坳出发到李家楼住下。翌日正午,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团从县城扑来。郑指挥长说:“廖连长带一个排打击敌人,只要能把敌人压下去就后撤到西面山上。”廖连长带一排从李家楼西边小山冲下去……郑指挥长下令二排掩护廖连长撤回……当晚驻守曹家坳。

1948年2月8日,正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郑指挥长说:“今天晚上出去是为了办年货,明天就要过年呀! ”当晚,从方家冲出发到长塘坳往县城开拔,找一老乡带路找自卫队。他带到李家嘴上面西边山上。我部认为收拾自卫队如瓮中捉鳖。就又顺河边往县城方向走,直走到现机械厂附近一个山边(现在的罗田县妇幼保健院后面山岗)时,发现敌哨的电筒亮光。郑指挥长安排一个班到山头佯攻县城后即刻回撤。县大队回头顺河边上到李家楼,天将明时遇敌哨。哨兵问:“干什么的?”廖绍康回答说:“我们是国军,到李家楼剿匪。”随即控制住敌哨。我部包围李家嘴的自卫队,活捉三四十人。缴获二十多支枪和一挑子肉、一挑子糍粑、几只鸡、一些豆腐等过年物资。晚上转到二郎庙过大年。

2月中旬某夜,县大队从二郎庙出发过鸡鸣尖、太保殿、付家河、大地坳、僧塔寺、瓮门关到立煌县前后畈、松子关等地。翌日我部出发南进,国民党正规军从滕家堡赶到黄泥畈来围攻。我部边打边撤至杨家畈、陈家山……

从1948年3月初开始,敌人多次从县城倾巢出动,扑向覆船山、长塘坳、李家楼、八迪河、簰形地等地烧、杀、抢、抓。各地恶霸地主还与“小保队”组成“还乡团”,昼夜捕杀我革命干部和“贫农团”骨干。后来敌人开始围村、搜山。搜山未搜到(人),就强迫山上居民“移民并村”,并放火烧山。妄图将我军政人员围在山上饿死、烧死……

这些文史资料里都没有我叔爹的名字行迹,但他就是这支队伍的排长和机枪手。

2025年1月6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罗田县军务局查阅我叔爹的档案。当周哲民主任抽出几页薄薄的有着发黄的污渍的纸笺时,我便一眼扫到一行歪歪扭扭褪色的笔迹:“被押解至平湖石狮坳骂不绝口,被老(恼)羞成怒的肖国民当场枪毙……”胸口似乎被捅了一刀,眼泪滚出来……我那传说中的爷爷竟以这样的结局立在我面前……

含泪下楼,跑到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停下脚步,一时分不清来路,也不知去路……在川流不息的人车中、在经历了巨大变幻的时空里发呆……

回到罗田一中,上完我的课程,我才敢看那些证明材料:

“廖绍玉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老历8月加入区干队。为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有力地打击敌人,又参加了县大队二连,任排长。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5日,桂军在北丰鲶鱼坵围攻县大队,我们在山顶架设两挺机枪扫射敌人。廖绍玉用机枪打死白匪多人,后来挂彩。指导员魏田恩安排我和他下阵躲藏。随后,跟我逃到槐树店蜈蚣地歇(宿)一夜。16日又到江家山小独塆歇,被狗咬了一口。17日到小河口唐国山家住了三天。分手后我被捉到平湖坐牢,听说他又到八里畈楠竹庵躲了一天,被人告密被周舒、杨方、肖国民捉去了。六天后在石狮坳被肖国民杀害了。证明人廖允愿(战士)”

“烈士廖绍玉生于1920年3月,三岁丧母,由婶母夏氏抚养成人,1947年8月加入廖肇康的连队,任机枪连排长,视敌为寇仇……记录人何江陵(民政干部)1981年5月21日”

今天看到百度地图,楠竹庵离我老家不到五里地,爷爷就是回不了家。想到屈子祠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您!您和战友的英名永垂不朽!“‘毅魄归来日’,红旗天际看。”(注1 )安息吧,爷爷!

注:1.明末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的《别云间》中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部分史料来自刘心明主席提供的武汉大学历史系1957年暑假期间的调访资料。

作者简介:

廖志来,男,罗田县第一中学教师。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0212025688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