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诊疗机构收费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曹华斌建议,相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和部分宠物诊疗机构代表,可就收费制度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组织相关人员在宠物行业收费制度较完善的兄弟城市进行学习,并将研讨结果以报告形式递交上级部门。促进上层立法的同时,强制辖区内宠物诊疗机构完善收费管理制度,制度需明确到各个项目的收费细则(包括项目名称、计价单位、收费标准、项目说明等),明确要求除体检外的诊疗行为不得以套餐形式进行捆绑销售,并将收费项目价格和监管机构投诉电话公示在前台等明显区域,且标价内容需真实明确,字迹清晰、标示醒目,每次诊疗行为也都必须做到诊病有病志、开药有处方、收费有单据(明细账单)、出具疾病诊断证明和报告有存根。同时,需要完善乱收费现象的投诉途径,鼓励消费者对于收费不合理现象进行投诉,一经查实,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违规的宠物诊疗机构进行严惩。
针对因宠物诊疗机构的诊疗技术问题引起的纠纷,曹华斌认为,可以联合江西省宠物诊疗协会,借鉴其他城市经验设立专门的动物诊疗事故鉴定机构或宠物诊疗纠纷处理机构,便于宠物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制化,增加各方对宠物诊疗纠纷处理的信任度。
江西省宠物诊疗协会会长、南昌理工学院校领导叶俊华教授认为,目前南昌的宠物医疗机构条件比较简陋,功能不是很完善。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收费——有些医疗机构还比较随意,“见人开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叶俊华建议,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并形成合力,包括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公安、卫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还要合理地去布局宠物医疗机构设备,比如说开展手术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同时,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同时,宠物诊疗机构要加强自律,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城市学习,对相关科室进行细化分类,例如开设牙科、眼科、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传染病科等。另外,要进一步细化动物科室分类,例如猫类、犬类、益虫类等。
【疑问】
宠物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去哪了?
宠物诊疗机构基本上设在居民小区附近,医疗废弃物、医疗废水,以及病死动物尸体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诊疗许可”内容中规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具有诊疗废弃物暂存处理设施,并委托专业处理机构处理。
据了解,目前南昌宠物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均由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收集和处理。截至3月13日,与该中心签约的南昌宠物医疗机构共有65家。该中心市场部经理缪绪林向记者介绍,宠物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需要分类处理,大致分为感染性和损伤性垃圾。其中,感染性垃圾包括棉签、输液器和包扎用品等,损伤性垃圾则是指针头、安瓿瓶等。感染性垃圾需要用黄色垃圾桶盛装,损伤性垃圾则要放置在利器盒里。该中心每48小时上门收集一次。
但据2023年8月的一份南昌市宠物市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当时统计的南昌宠物诊疗机构就达到84家,与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的签约统计数据相比,还有19家的差额,那没有与该中心签约的宠物医疗机构是否对医疗垃圾的处理存在违规行为?其中又是否存在监管漏洞?还是有其他缘由?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链接:动物诊疗机构“谁办证谁监管”
国家出台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明确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同时,《办法》中还规定,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设独立的出入口,出入口不得设在居民住宅楼内或者院内,具有布局合理的诊疗室、隔离室、药房等功能区;具有诊断、消毒、冷藏、常规化验、污水处理等器械设备……其中,动物诊所具有一名以上执业兽医师,具有布局合理的手术室和手术设备;动物医院应具有3名以上执业兽医师,具有X光机或者B超等器械设备,具有布局合理的手术室和手术设备。
3月1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由畜牧兽医局负责动物诊疗机构的行业指导。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全省共有230多家动物医疗机构,机构审批办证由属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按照“谁办证谁监管”的原则,日常监督检查也由属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
(来源: 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