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86 02120256888
上海科杰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文字直播】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对话杨浦区区长薛侃
发布时间:2025-09-02 19:39浏览次数:

002.png

海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共同为您推出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

海波:上海新闻广播FM93.4,7月13号起每周一到周五上午10点到11点30分,为您直播,也欢迎您登录阿基米德,包括区融媒体中心相关的平台上收听收看我们的直播。我们的直播热线是62780990,62706270,欢迎您的拨打。今天来到杨浦区的城运中心,坐在我身边的是杨浦区的区长薛侃。

001.png

薛侃: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海波:今天的城运中心和前面几个城运中心不一样,我们说的12345,一网统管,说到三级平,三级平台怎么样,有市级、有区级,今天我们来到第三级,是吗?

薛侃:我把简要的情况给各位听众和海波老师作一个介绍。今天所在的地方叫“绿之丘”,原先是一个老工业企业厂房、仓库,这是一个工业风的场景。经过这些年现代科技的理念,改造成今天这个公共空间,成为一个网红的地标,很荣幸给大家介绍,这个点原来也是去年总书记亲临杨浦滨江考察的一个具体的点。

薛侃:所以今天想在这个地方重温总书记给我们讲的人民城市理念的有关教导和指示,另外这也是为了展示按照“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的一网统管城市中心分中心的运营场景。

海波:也是借助夏令热线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特别有意义。

薛侃:现在纳入城市管理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治理水平,不管是游客还是市民到这里参观旅行、公共服务都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感受。

海波:这是杨浦滨江。

薛侃:不仅是这个区域,也是纳入到全区、全市统一管理平台里面。

海波:现在看树的摇动很大,风不小,今天跟各位听众、观众说一下,台风“黑格比”已经在浙江永嘉境内登录,上海今天晚上有可能有暴雨,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防雨防风。现在正好刮台风,杨浦区的防范情况怎么样?

薛侃:在来访谈之前一直在关注雨情、台风情况,我们先联系一下杨浦区防汛办常务主任正在现场指挥。

海波:电话编辑打来杨浦区的防汛办的主任瞿主任。

薛侃:现在黑格比的运行情况怎么样?

瞿晓峰:根据气象上海的预测今天白天是分散性阵雨,到了傍晚开始阴到多云,强降雨主要集中在今天傍晚和夜间,雨量达到暴雨,局部地区是大暴雨,预计过程雨量在60—90毫米,有可能会达到150毫米。明天早上开始降水减弱,转多云。目前杨浦区情况还是不错,现在外面有太阳。

薛侃:我们的滨江区块还是有乌云,树叶在摇曳,风势逐步转大。我们有关的预案都有吗?

瞿晓峰:关于黑格比台风区防汛办紧急下发了关于加强黑格比台风应急应对的通知,也明确了相关的责任。

薛侃:请防汛办一定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跟踪了解台风的走势。定时发布有关的预报、预警。也请通知相关防汛防台有关的成员单位,一定要加强力量配备,特别是有关物资的保障,一些重点区域要加强巡查,特别是一些下立交、老旧小区、低洼低端,包括重点的建设低端、塔吊,一定要注意安全。

薛侃:另外也希望跟媒体多做宣传,特别是跟市民、一些老人、小孩,没有特殊情况尽量少出门,把一些门窗关好,关注家家户户的阳台、窗台。

海波:谢谢曲主任,这个城市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有一套流程、一套规范。我们先来看看记者的连线,首先关注的记者连线是看一下去年夏令热线结束之后,常规的节目“海波热线”节目中涉及到杨浦的问题处理的怎么样,区长不在线能不能解决问题。接停记者杨丽宣的电话。

杨丽宣:我们一共接到三起来自杨浦区的案例,这些案例都得到了解决,首先是五角场街道的杨先生,国顺路539号门口有垃圾堆积,当天环卫、城管等等多个部门对楼道的堆物进行了整治,也跟市民沟通解决了问题。

杨丽宣:还有去年控江路街道居民在消防通道上乱停车,当时记者吴亚贤进行了采访,发现这个小区确实有用共享单车、地锁占车位的情况,采访的时候小区消防通道拐角也停着车,采访之后也没有开走。后来加强了,对停车位占位的情况也加强了,回访以后这个情况有改善。还有国和路1026号一楼的门面房准备开一个牛肉面馆,门店原来有一个蒸煮类的营业执照,可以做一些包子、馒头之类的,经过沟通和商家也承诺了,要规范经营。以上就是杨浦区的接停案例的反馈情况。

海波:好的,小区里面、外面的问题,以及消防通道乱停车的问题。杨浦区的小区基本上都是老小旧,基本上占上这三个。

薛侃:杨浦原来是老工业城区,所以公共配套、有关的住房都相对老化,这一类问题比较有普遍性。各级职能部门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还是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这些问题有的还是立行立改要马上改到位,但是有一些深层次积累下来的问题也逐步创造条件,往根本性的改变努力。我们有关部门会对这些问题保持持续的关注度,特别对深层次的问题加强有关协调、协商,妥善解决好。

海波:对老小旧远小区的关注,能够解决的都在按步就班的解决,但是越是剩下来的越来硬骨头,需要更多的用心解决。

薛侃: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也在不断地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职能部门也在积极创造条件,现在随着发展的进展,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各方面的人力储备都逐渐向好的方向提高。

海波:今天一个个来看杨浦区存在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都有哪些具体的案例。首先看看第一路记者陆兰婷采访的情况。

陆兰婷:海波你好,薛区长你好,我的位置在逸仙路仁德路路口的60路终点站附近,60路终点站的站长郑先生向我们反映,由于路口的共享单车停放太多,不仅影响公交车的出站,而且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这个路口是紧邻地铁10号线江湾路站,这里是一个交通枢纽,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这里的共享单车停放也很多。

陆兰婷:随着这些共享单车越放越多,造成了仁德路和逸仙路周边车边全部都是共享单车,连人行道过路马的斑马线上都堆放了,有很多在马路边等红绿灯的人,因为停满了车,人行道已经不起作用了,都在马路上等车,尤其是早上人来人往,非常不安全。我现在的时间刚刚拍的照片也不是高峰时段,据郑先生说早上6点半到7点半的时候特别热线,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地方。

海波:你拍的照片人行道基本上丧失了人行道的功能。

薛侃:本来就小又窄。

陆兰婷:这还不是最高峰,早上6点半到7点半是最高峰。

薛侃:这是早上的混乱情况,有些市民用完急急忙忙上班,就没有放到位。

陆兰婷:因为这里是终点站,要停一会再出站,甚至把出站的道口都堵死了。

薛侃:好几家运营企业。

陆兰婷:偶尔还有一些摩拜,本来早上公交车就堵,如果再把公交车站堵上了,等车的人更加心焦。而且这个情况是在一个月左右。为什么会发生在一个月左右,之前没有呢?因为对面3号线江湾镇站本来有一个地下停助动车的地方,有些人不自觉把停助动车的地方,把共享单车也停进去,造成里面也混乱了,助动车不来了。

薛侃:你边说是不是有一个临时的围栏。

陆兰婷:就是就是公交车枢纽,他们就把对面的江湾镇站3号线助动车停放站共享单车不能进去了。

海波:你给我们发的一个摆放整齐的点是有的?

陆兰婷:对,也同样是江湾镇站逸仙路靠西边,我现在是站在东面,虹口站的地方他们的管理就比较好,少车摆放也整齐,这个情况就是这样。虽然周围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到了晚上全部人骑走时,这个像潮汐一样,早上来,晚上又走,但是还有剩下很多的车子。我数了数目前的状态有500辆左右。

海波:供远远大于需。

陆兰婷:对,到晚上估计还剩下100辆左右。

海波:这是共享单车企业抢这种需求高点,哪怕多投也往这边扔。

陆兰婷:对。晚上的时候当然也要停放一点,但是如果晚上停放过多,有关部门就应该把车辆挪走一点,也能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但是也能够保证交通的安全,因为人都在走路,都走在马路边上,等车也在马路边上。

海波:我们这边接到五角场街道的电话。城管中队吴涛,吴队长你好。

吴涛:海波你好,薛区长你好。

薛侃:这个位置共享单车的投放量有多少你清楚吗?

吴涛:共享单车有2家单位轮番往里面投放,我们街道也经常做一些协调,对投放量有一定的要求,平时对街道的牵头项,我们城管单位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跨前一步,对辆多以后牵引,我们街道平时也是有一定的工作要求。但是企业方,刚才陆记者讲的,企业想占领市场,故意投放的量比较多。这一块我们中队会积极参与街道,让他们适当的投放,也保证市民的正常使用。

海波:企业投量超量,你们管的了吗?

吴涛:我们只能是对企业提出要求。

海波:这个要有要求,我投三五百辆,你管我什么,城管又管整个五角场的街道。

吴涛:这也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

海波:当你们发现这个车已经多到像今天看到人行道都站满的话,你们用什么样的处罚手段。

吴涛:目前执法手段上还没有具体的依据和要求。

海波:最多起到就是志愿者的作用,疏通一下。

吴涛:对。

海波:我们来听一下杨浦区建管委的电话,杨浦区建管委的主任刘安。

刘安:海波老师好,薛区长好,非常感谢这位居民提的意见、建议,给我们城市管理提出了希望,我们马上派交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同街道会复核情况,就这个点提出处置的措施和方案。共享单车的管理目前也是我们区的一个顽症。

薛侃:刘主任你了解不了解全区这样共享单车的投放量是多少?

刘安:大概在20万辆左右。

薛侃:测算需求有多少?

刘安:需求大概是10万左右。

薛侃:供和需不匹配。

刘安:所以我们停车位也是10万个左右。

薛侃:远远超过我们的承受力。

海波:对这些企业,滴滴、美团、哈啰怎么约束呢?

刘安:去年10月份我自己牵头、会同城管、交警,以及相关的街道约谈了几家企业,约谈之后稍微有点改观,问题主要的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投放规模过大,为了占领这个市场,所以相互之间处于竞争状态。

海波:刘主任,这个点上人特别多,其他的那些人少的地方,甚至不是地铁站,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时反而没有共享单车在。

刘安:对。很少。

薛侃:需求的时点有没有做更精准的测算。

海波:其实这些企业就是找人多的地方,目的反而不是为了帮助交通解决最后一公里。这当中建管委的管理作用就必须要发挥出来。

刘安:对。我们现在也苦于建管委没有执法权,只能通过约谈,这次也争取到检察院去了,希望通过公益诉讼协调、调整这个问题。因为共享单车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侵占了大量的公共资源,造成城市管理的无序,我们反复约谈、反复出现这个问题,所以必须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薛侃:除了约谈还有什么其他的执法手段?

刘安:规模的控制也不是区县人民政府能够控制的了,最近又出现一个共享单车叫青桔没有牌照就投放了,也是一样的。共享单车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投放规模没有控制,投放的布局没有跟上城市的需求。

海波:五角场  街道的主任周灵你好。区域这方面的管理如果建管委说已经束手无策,区域管理会发挥什么作用?

周灵:区域是牵头作用,说白就是人财物力往上堆积,这个点位处于虹口和宝山的交界,另外是10号线往市区的核心地段走,所以这个地方的客流、人流特别大,关于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已经在加大共享单车的清理力度,但是这个力度跟不上投放的频次和速度。

海波:客观的困难都听到了,刘主任也在,虹口区的停放地摆放整齐,请问虹口区是怎么做到的?

周灵:跟共享单车的量有关系。

海波:你们是一步之遥,就隔一条马路,这边马路上都堆满了,那边整整齐齐。

周灵:第一个是量,第二届下来在驻守驻点的管理人员力量上增加配备,在现场管理方面街道要加大投入。

薛侃:杨浦区确实是一个比较繁华的交通要点,公交线路比较密集,共享单车市民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确实从有关数据看,供跟求总体失衡。

海波:我出门喜欢用共享单车。

薛侃:这是很好的,但是从管理的角度还是科学化、精细化,把规划的布局、需求,精准测算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共享单车的需求地点不太一样。对重点的要做保障,但是布局点一定要科学设置,特别是不能够离轨交线太近、人流出入密集的地方不能太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要加强管理手段。

海波:比如说一网统管。

薛侃:要精准测算,特别是这个需求、某个时点不一样,早晚高峰期、上下班高峰期需求量大。

海波:这个东西能在一网统管中显示单车的数据吗?

周灵:这个还没有向投放企业提供。

薛侃:平台要抓紧设定好,现在正在打造2.0版本,关键是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怎么把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场景,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设计成管用的平台,嵌入到整个城市运营管理当中。技术手段可以赋能,现在的人手估计还是比较紧张,用科技的手段可以减轻人力压力,一定要抓紧。

周灵:我们抓紧研究方案。

薛侃:现在提倡事中事后监管,很重要。事前也不能够放下,有一些运营企业没有经过报备、备案,就直接投入市场,这个也要加强管理,不能无序发展,现在供跟求已经脱节,供大于需求,有关方面要负起责任,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薛侃:治理、有关服务跟不上,要及时提示、提醒,刚才讲的约谈,约谈不是唯一手段,还有其他综合性的手段进行必要的约束。特别是市场化的手段也要多用、多考虑。市场行为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约束,多手着力更有效。

海波:天蓝色是哈啰,湖蓝色是滴滴,黄色是美团,这些企业希望在城市里能够起到自己应有为民服务的作用。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个人民当中也包括企业,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为投放而无序投放,本身就是在增加社会的管理成本。

薛侃:还是要多管齐下,政企加强合作,区级要加强管理。特别下一步管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区一级很多的执法权放在街道了,周灵,街道要迎合改革的方向,强调属地管理,强化执法,使各项规范更加健全。

周灵:好的,我们这边会继续加强研究、加大投入。

海波:记者陆兰婷还有什么问题?

陆兰婷:我这里没有什么问题了,谢谢薛区长、谢谢海波。

薛侃:这种情况我们希望尽快有效地整治到位,既能够方便群众出行,也保持城市的治理有序规范。请你多提宝贵意见。

陆兰婷:谢谢。

海波:共享单车本来就是为了便利而出来,我现在真的特别喜欢共享单车骑行。

薛侃:上海的城市越来越漂亮,骑着共享单车是很惬意的享受。

海波:刚才这个数字吓我一跳,10万辆的需求扔了20万辆,还有10万辆不能说是垃圾,但是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薛侃:可能还是一个矛盾,对有些地方有需求,但是有些地方还没有顾及到群众诉求的需要,所以还是要用大数据的办法,一网统管的平台精准地测算地域需求差距,合理地布局、布点,就可以消化一部分,又能满足不同区域板块的群众出行的需要。

海波:下面一位听众徐女士的电话。反映什么问题。

徐女士:我知道有这个热线就打电话了。我知道现在青岛啤酒厂,以前是华光啤酒厂,已经都搬掉了,树木非常的茂盛,这里面蚊子多的不得了,我都不敢在外面洗衣服,平凉路定海路,靠军工路这里。厂就在平凉路这里。一个门开在平凉路这里,我们居民区窗户就开在下面。到居委会反映,居委会的人说“我们没有办法,到他们厂里,都没有人”,居委会的同志很好,去年给我一瓶药水让我喷喷。

海波:平凉路上的华光啤酒厂现在搬了,空置了。

徐女士:现在是青岛啤酒有限公司。现在空置了,但是里面有外地人在里面。他们租给外地人,大概在里面工作。

海波:不可能脏乱呀。

徐女士:你不知道,你来看呀,我不好乱说。

海波:有人在里面还是脏乱。

薛侃:我们了解一下所在地方的同志。

海波:杨浦区的绿化市容局吴彬局长。

薛侃:你们了解吗?

吴彬:华光啤酒厂二级旧里里面的一个工厂,现在已经收储,作为今后旧改弄堂工厂。

薛侃:下一步准备旧改是吗?怎么定位?

吴彬:应该要旧改,没有旧改之前小弄堂里面可能环卫作业保障还要,虽然无名道路没有纳入到环卫作业范围里面。

海波:是一条无名路吗?

吴彬:那里原来叫华光,后来改为三得利,后来被青岛啤酒厂收购了,2017年就关门停业一直到现在。

薛侃:居民反映说还是有一些人在里面,这些人是谁呢?

吴彬:这里的情况我也看过,没有人居住,是门卫,在门口有一个门岗,里面绿化比较严重,黄梅天下雨比较多,最近又高温,造成一定的蚊虫滋生,给老百姓造成一定的困扰。

薛侃:和管理方有联系吗?

吴彬:定港居委会每周会组织人员上门清扫。有这个活动一直在延续。

薛侃:虽然有清扫,但是脏乱差还是存在。

海波:谁清扫?

吴彬:主要是我们。

海波:清扫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否则周边居民不可能给我们打电话反映这个问题。

薛侃:对这个问题你们准备采取什么行动?

吴彬:我们考虑三个方面:现在疫情防控也在加强,也在开展全面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这里的消杀频率,跟绿化对接一下,修剪里面的绿化,把绿化整治更好一些,再进行消毒。另外也加强清扫的频率,原来是一周一次,以后会增加到一天一次或者不定期进行监管。另外加强企业责任,约谈青岛啤酒厂的相关负责人,双管齐下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减少对老百姓的影响。

薛侃:吴彬局长,后续这块工作你们也要配合好街道,及时到位。现在确实疫情还在发展中,不要因为环境脏乱差给这一带的居民生活和防疫带来一些问题。这件事涉及主体是企业,让企业跟规资部门好好对接一下,下一步地块的用途怎么转型,不要闲置太久,尽可能把土地利用起来。

薛侃:另外这个个案可能反映出还有类似的问题,请你再摸一摸,因为老旧厂区闲置、空置的问题造成环境脏乱差,要从群众的视角进行摸排。现在在创建文明城市,薄弱死角不应该存在。

徐女士:我听到了,反映的很好。还有两点,一是我家靠在粪便池,我们这里说拆迁已经很多年了,我小孩已经30几岁了,他们有钱的都买房子走了,这里的农民工、外地来的很多,没素质的很多,粪便乱倒的也很多,还有垃圾桶。

海波:接下来看解放日报给我们发的案例,长阳路2021路的小区居民反映,小区的高层居民楼都有2部电梯,但是已经运营了30年,检验报告都合格,但是经常出现故障,6月底1号楼一部电梯发生了严重的伤人事故,目前停用。但是担心另外一部电梯因为老化发生事故,特别希望两部电梯都可以更换。

海波:但是记者去了解一下,小区正在对老旧电梯是否大修还是更换,正在征询意见,我们也遇到过其他的问题。相关的程序、流程走走要几个月的时间,市场上更换电梯的成本至少20万以上,但是小区的维修资金有限,所以只能更换一部电梯的成本。所以小区居民问如何解决更换电梯和维修资金缺乏的矛盾?第二个问题杨浦的老旧小区里面有大量的超龄服役的老电梯,故障率高,有安全隐患,杨浦区如何加强维保和故障排查的措施。

薛侃:长阳路2021路小区的情况先请房管局,赵局长,先谈谈对这个情况。所在的大桥街道黄斌主任,黄主任你了解这个情况吗?

黄斌:这里是高层,电梯使用时间确实比较长,上次也发生了电梯的事故。我们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服务合同的约定,履行好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义务,一旦发生电梯的故障,由电梯也检测机构出具整改通知书,如果要求停运马上停运。第二也是倡导文明乘梯,增强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薛侃:刚才这位反映的主要是维修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有什么办法?

黄斌:维修资金是这样,也是征求居民的意见,大部分居民是同意进行维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海波:进展情况怎么样?钱到位了吗?

黄斌:有维修资金。

海波:维修资金不是不够吗?

黄斌:不够。

海波:我们记者了解下来只能承担一部电梯的更换成本。

黄斌:现在是2部电梯,一部电梯是正常使用,另外发生故障的电梯停运了。

海波:小区居民同意更换一部电梯?

黄斌:不是更换,是维修。大部分同意维修。征求过居民的意见。

海波:物业公司的李经理你好。这里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夏令热线直播节目,黄斌,热线不要挂,我是海波,我们杨浦区的区长薛侃也在,小区里面电梯维修、维保情况怎么样。

李经理:我们小区一共也6台电梯,这些电梯里面5台电梯,小区高层有6台电梯,1台电梯在3年之前进行更新,还有5台用了30年的时间。现在业委会正在征询电梯伤人事件,征询一个星期将近要到尾声,我们业委会反馈过来大部分的意见,是对电梯进行大修改造。

海波:是大修还是更换?

李经理:不是更换,是大修改造。

海波:这个意见征询已经结束了吗?

李经理:还没有结束,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还有几天。

海波:到底是大修还是更换,还不清楚?

李经理:根据业委会反馈过来的意见,70%以上的业主已经同意进行大修改造。

薛侃:区房管局的赵局长。像这个小区的情况区里普遍吗?

赵局长:还是普遍的,杨浦高层300多幢,我们做过普查,老旧小区有100幢有这种现象,原来也更新过40多台左右。按照物业管理的规定是需要动用维修基金,通过全体业主征询工作,达到2/3以上同意以后就可以启动更新。

薛侃:现在对一些维修资金比较困难,老旧电梯时间比较长的,现在有什么制度性做法吗?

赵局长:一般加强日常维保,第二如果是维修基金不足,可以通过专项维修基金的需求,针对电梯的维修更换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专有业主大会的同意,2/3以上同意。

薛侃:对长阳路的小区你关注过吗?

赵局长:我们也和街道联系过,当时他们也说启动专项维修基金进行改动大修。刚开始也说了,居民的征询工作已经结束,但是统计结果还没有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

海波:我们现在接通了市场监管局邵局。

薛侃:电梯的实际情况怎么样你们了解吗?

邵局长:事件发生以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验,并委托了技术机构进行技术鉴定,现在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电梯的制动器存在严重的油污染,导致制动不足,造成开门溜车,这部电梯和临近的电梯都是88年制造的,98年进行过改造,都是合格期内,使用单位是顺理物业管理公司,维保单位是上海台菱电梯有限公司,下一步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清责任依法处置,在处置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对小区电梯使用情况也是高度关注。

邵局长:第一是对驻点的维保单位,要求对小区的6部电梯进行全面复查,增加维保的频率。同时调查时也请专家对小区的6部电梯进行安全检查,目前没有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另外发生事故的电梯需要经过检验以后才能恢复使用,前面街道、物业公司介绍了情况,我们的业委会正在推动有关的改造、修理计划。我们愿意在改造修理过程中提供相关的许可便利,一是在条件成熟时及时给予施工,二是定期检验以及后面使用登记方面予以合并处理。

薛侃:黄斌主任,长阳路小区的情况,我建议你还是由街道牵起头,联合物业、业主委员会,加快有关征询工作,尽快推动老旧小区电梯的大修、改造。有关的维修基金使用,包括一些技术的指导,请你们多征求一下房管局和市场监管局的意见,尽快把安全隐患消除掉,确保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是放在第一位处理好。赵局长,这个事情整个杨浦区还是带有普遍性,老旧小区比较多。

海波:100多台60台,更新了40台。

薛侃:不敢在这个上面出问题,请房管局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抓起来。我们区里已经出了相关的办法吧,《保障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办法》,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清单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都已经制度性规范,要用足用好,特别是针对电梯的《突出问题清单管理办法》里面,还规定了对小区维修基金或者维修基金余额不足的电梯要采取挂图消化的方式完成。

薛侃:这方面要精细化找准问题,分头击破,在全区范围内做深度的摸底和梳理,把区里有关政策用好。区里前几年也实施了15年以上住宅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这个工作一定要抓紧、执行到位。我们也纳入了区政府的实事工程,这个评估很有好处,及时发现风险。

薛侃:同时为我们开展电梯的更新改造提供一些依据,这是衔接起来的,所以把这个好事办实办好。老旧电梯的问题还是多头着力、部门共治,特别是房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依法加强指导和督促。物业管理部门更要实施好有效的服务。

海波:拜托几位,再来看看听众的电话,稍候欢迎大家拨打我们的电话62780990,继续关注夏令热线区长访谈。

海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93.4继续为您直播夏令热线区长访谈。抓紧时间接听余先生的电话。余先生你好,什么问题。

余先生:我反映杨浦区包头路1150弄城市名苑小区内有10多辆多年停放无人处理的僵尸车,车身锈迹斑斑,同时僵尸车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海波:你能判断是僵尸车吗?为什么?

余先生:对,小区居民向我反映,看看这里的僵尸车这么多年没有人处理。我是原上海市民寻访员,现在是市民监督员。我去看过了,确实是僵尸车,里面都坏掉了,里面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纸头,轮胎也没有了。

海波:占用小区内特别宝贵的停车资源。这是一个难题。有没有向什么地方反映过?

余先生:2020年6月26日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了,他们恢复业委会以后,延期60个工作日,我跟他们说了,杨浦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如果文明检查是一票否决,他跟我说要到业委会成立以后再处理这个事情。我反映后一直没有音讯。

海波:物业经理孙新明。孙经理你好。

孙经理:我们这里是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你们小区里有僵尸车是吗?有多少辆?

孙经理:是的,应该有7部。

薛侃:你了解车主是谁呢?

孙经理:车主都是我们这里的居民,我来这个小区有一年,一年前我也问过上一任经理,我说我们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僵尸车呢?他说也是老大难的问题,让警署、派出所协调过这个问题。

海波:协调结果呢?

孙经理:后面我也不清楚怎么处理。

海波:我们接街道主任孙辉的电话。孙主任你好。

孙辉:海波好,薛区长好。

孙辉:包头路城市名苑这里街道僵尸车的情况你们了解吗?这里停车矛盾非常突出,路面停车位规划大概有350个,车辆是700部。矛盾就是小区里有僵尸车,更加加剧了矛盾。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算,目前正在推进城市名苑1+X的综合整治,其中就包括停车管理和业委会的换届,业委会换届按照正常到8月底可以结束,业委会牵头准备出一个停车管理的自治公约。

孙辉:包括僵尸车的处理,是一揽子,公约出台之后可能还需要通过物业公司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因为僵尸车都是小区里的业主,短的3年。既不交物业费,也不交停车费。肯定让物业公司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通过经济杠杆让他交物业费和停车费,通过经济杠杆的手段解决僵尸车的问题。

海波:接通交警支队赵队长的电话。

赵队长:僵尸车的问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情况停在消防通道内的车辆由消防部门对占用消防车道的僵尸车进行取证,同时联系当事人责令其改正,如果他不改正,消防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他进行强制执行。

赵队长:第二种情况涉及到治安违法和刑事案件,我们公安机关对停放在小区内的车辆进行查证,由安检的承办单位根据行政和刑事案件办理的程序规定,对这些车辆依法采取扣押等强制措施。第三种情况不涉及到第一种和第二种,不涉及违法犯罪,这一类要根据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进行处置,一般由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协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上是对小区内的僵尸车的三种情况处理。

赵队长:类似于碰到的上述十多辆僵尸车,交警支队牵头联合属地派出所、居委会,上门去看,是不是可以及时联系到当事人,进行处理。

薛侃:请赵队长抓紧行动。看来这个问题对老小区还是比较突出的,僵尸车占了公共停车位,本来停车位就很紧张,老百姓的呼声、意见也很大。这个问题可能还是要物业首先负起责任,要加强公共管理。

薛侃:孙辉主任,刚才针对这个问题,你的一些思路很好,首先建立停车公共自治公约的角度,让居民、业主自己能够自治、自觉,形成共同的约束和规范,希望这个工作作为一个着力点,先推开,争取更多业主共同参与、共同关心解决这个事。值得肯定。这个民事诉讼,实在解决不了用公益诉讼的办法用法律、司法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希望你们有效的组织好,听听绝大多数居民的意见,也跟有关法律界人士、法院了解。

海波:把这件事做实,写清楚,给区里其他街道也作一个示范。

薛侃:交警支队的赵队长也马上到小区进行调查取证,物业公司也配合好。

孙辉:我们一定抓紧落实好。

余先生:小区400个车位,有300个上了地锁,希望有关部门把这个地锁拆掉,马上要创建全国文明检查,他们说还要3个月的时间,要等到业委会成立以后,这个也是一票否决的。

海波:700辆车,350个车位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怎么样把周边的资源利用起来,把小区停车效率提高,有很多需要动脑筋的地方,这是标准的硬骨头。谢谢余先生。下面一位跟我们打进电话的是一位吴先生,吴先生你好。

吴先生:在黑山路和虬江河边上有一个健身步道,这是杨浦区体委来修的。这个健身步道原来是长海四村一楼在那里搞“自留地”,后来前面经过整顿,把“自留地”砍掉了,变成绿化,有绿化带以后杨浦区体委跟绿化讲,在这里修一个健身步道,市里要求出门两百米就要有健身步道。健身步道在疫情之前早晨五点开,到晚上八九点关,这样很多老年人包括上下班的职工都在这里健身。

吴先生:疫情以后把门关了,一直到5月份我提过一次,现在健身房都开了,健身步道应该开,后来一直不开,最后一直到7月20号才开,开了以后现在有什么问题?早晨7点开,晚上7点关,我们退休的问题不大。上班的职工在那里不能够运动,因为7点开,人家6点吃完饭就上班了,应该5、6点开,晚上应该8、9点再关,职工下班吃好饭以后可以去运动。

吴先生:我提了这个意见以后一直没有解决,我们退休不管了,但是作为我们一个共产党员讲的问题不应该从个人角度出发,应该从整个居民角度出发。现在每天7点开、7点关。

海波:我来问一下长海街道的张励主任,你好。

薛侃:刚才吴先生反映的情况,你们去实地看过吗?了解了吗?有一个门上锁的事,怎么个情况?

张励:辖区虬江北岸,整个步道东西长400米,在2004年结合中小河道的整治,我们街道区建管委包括绿化市容局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这块地方属于居民围墙之外,有一些违章建筑、居民进行毁绿种菜,我们进行综合整治之后,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建了健身步道。

薛侃:你们建的还是体育局建的?

张励:我们街道在建管委和绿化市容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建的。

薛侃:不是体育局的休闲步道。

张励:建好以后,这个步道有一些健身、休闲等功能,周边居民也比较欢迎,当时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定时开放的管理方式。疫情期间考虑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封闭管理。

海波:疫情之前也是定时开放吗?

张励:对,定时开放正常时间是早7点到晚7点,平时安排一些志愿者对它进行管理。

海波:吴先生,这个地方一直是早7点晚7点。

吴先生:不是,他们不了解情况,我天天去运动。我一般早晨6点就去了。

海波:运动了一天还是两年。

吴先生:已经四五年了。

海波:都是早晨六点去就开的吗?

吴先生:对。

海波:6点开,5点去能进吗?

吴先生:我们6点去的时候老早就开了。

薛侃:可能在7点之前就开放了。

海波:开放的时间比你说的要早。

张励:我们规定开放的时间是早7点到晚7点,我们安排的是周边志愿者,包括小区的门卫保安,因为是24小时的,我们进行管理时,因为有一些老人起的比较早去锻炼,所以在开放的时候有一些旁边的保安,因为钥匙放在那里,开放的时候就可以提前把这个门打开。

张励:吴先生反映的情况我们也了解过,也沟通过,20号起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以后进行了开放,接下来也打算根据居民的需求、诉求,对这个小区开放的时间,在充分听取周边居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弹性的管理。

吴先生:这个问题我说两句,现在安排早7点到晚7点,现在每天早晨去就5、6个人,不到10个人,而且晚上去了以后要赶快走,怕锁在里面。

海波:第一、如果在疫情防控期间必须要理解,第二在河的旁边还是有安全的管理的问题。您如果刚才说只有6、7个人,就为6、7个人开成本也是很高,这一点希望吴先生理解。

吴先生:疫情以后早7点晚7点,大家都不来了。

海波:来的人肯定少,比疫情前肯定少。您放心,刚才我们街道已经说了,会做这方面的调整。

薛侃:刚才讲到初衷主要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要求。健身的需求也很关注,也希望能够尽可能提供便利,疫情防控在当前还是常态化,加强防控还是必要。刚才讲的问题,街道的主任也表态,会改进管理的方式,特别为老年群众提供健身时间的方便,再延长一些开放的时间。您适应一段,有需要我们再做调整,再及时跟进。

张励:可以。

薛侃:你们再想想办法,另外还是要广而告知,给周边群众多做宣传,征求他们的意见,怎么在疫情防控下把健身场地更多地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多做细致而具体的工作。

张励:我们一定抓紧时间落实。

海波:听一下易女士的电话。

易女士:昨天上午打电话,他们控江街道睦邻中心放了两个按摩椅,不给我们坐,是做广告的。

海波:哪个活动中心?

易女士:控江街道睦邻中心。去了以后没有座位了,我就坐按摩椅上坐一会,等人家走了以后我再坐回去,他们就不给我坐,我就很生气。我说你们放在这里为什么不给我们坐。

海波:薛区长,这里老年人的投诉比较多。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吗?

易女士:是的,我说你们不给我坐我就投诉,我一气之下就打了12345。

海波:这个活动中心是不是你经常去?

易女士:我天天去的,上午下午都去的。

海波:他们对你的服务还好吧?

易女士:意见大的很。

薛侃:除了位置不够多以外还有什么服务老年群众不太满意的,你说说看?

易女士:现在上面不许我们上去,去了以后没有地方坐。

海波:楼上不让你们上去了是吗?

易女士:只好站在下面等,我就跟他们说,走廊里、楼道里有很多空的地方,可不可以加几个位置,坐上去等一会,等里面空了再进去。他们就是不肯。

海波:您电话别挂。

薛侃:我们了解一下有关部门的说法,控江路街道的徐佳。易女士反映的问题你了解吗?

徐佳:这位阿姨反映的问题我听到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控江街道的睦邻中心从4月份逐步恢复开放,我们场馆是采取预约制,易阿姨反映的情况可能不知道有预约制,场馆预约制以后限定场馆的活动人数,避免人群的交叉感染,也是防疫的要求。

海波:他是老人,预约是怎么预约?

徐佳:电话预约和手机预约,老人在预约方面还没有宣传普及到位,打电话也是一个途径。

海波:易阿姨你知道预约的情况吗?到这里要预约的你知道吗?

易女士:不知道。年纪大的人都不知道。

海波:易阿姨您今年高寿?

易女士:68岁。

海波:控江街道睦邻中心魏文庆的电话也接通了。老人反映你这里服务不好。

魏文庆:对不起,给老人家添了麻烦。在疫情以前睦邻中心是全天开放,礼拜一到礼拜六没有预约都开放,居民都可以上一楼二楼玩,8点半开放到晚上7点半。疫情之后有要求,开门的时候有人流量限制。一楼对居民、访客开放,但是有一个预约要求,要出示健康码、戴口罩、测体温。

魏文庆:要求场馆里的人不要超过50人,二楼的空间比较狭小,所以有限的对一些群团、团队进行预约开放,目前预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场预约,在门口有登记处,由保安和志愿者阿姨,都可以给来访居民进行预约登记记录,还有公布的电话号码。

海波:各种各样的渠道,因为这里老人来的多。我们怎么样让更多的老人知道这个渠道,刚才易阿姨就是不知道,很多老人都不知道。起码有一点他的圈子里有5、6个都不知道预约。怎么样更好地做好服务。

薛侃:易阿姨提出这个问题,你们要好好的改进一下。让老点群众更便利,及时地知道疫情防控需要,给大家造成了不方便,请他们理解,但是服务上还是要注意精细化,特别是老年人,他们来一趟也不容易,尽可能提供一些方便。座位不够不应该,应该多考虑这方面基本的需求。

海波:民政局的局长明依也在是吗?整个杨浦区的老人有多少?

明依:杨浦区老人去年年底老龄化程度是37.68%。

海波:还行,有些都超过了40%。怎么样做好为老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薛侃:明局长你也听到易阿姨反映的情况,为老服务的机构,因为疫情的问题造成不便,特别是有关服务还不尽周全,请民政也协调相关街道再抓一抓这方面的工作。

明依:好的,我明白了,我们会举一反三。

薛侃:疫情防控也是需要,但是时间这么久,健身需求也非常迫切,你们再合理调剂一下。特别是老百姓知情,怎么样更多地理解。

海波:使用家门口便利的服务。

薛侃:多种渠道。

明依:我们会加强宣传和志愿服务。

海波:易阿姨都听到了。

薛侃:对老年群体更应该多理解一下,他们信息化使用手段不太多,但是健身需求还是很大,要改进一些方式方法。

海波:我们没有时间接听更多的电话,把投诉的内容给你带回去,但是今天的投诉内容给我一个反馈。

薛侃:节目结束之后到有关的地点去看看,实地了解,跟有关的部门,一起会商看看怎么样合理地解决。除了个案要尽可能处理好以外,在全区范围内从普遍性的角度,从制度机制上能够使为民服务的项目做得更好。今天非常感谢海波老师一起参与主持这个节目,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一方面也了解了很多具体群众的需求。

薛侃:另外也是对我们一个检验,一场考试,也知道还有哪些方面不足、欠缺,我们一定从善如流,本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把每一件民生的小事负责任地做好。

海波:再次感谢,谢谢杨浦区的区长薛侃走进2020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今天只是一档节目,希望365天的时间里,除了这一天,364天都可以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的问题。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0212025688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